由年迈的祖辈抚养、拿着父母在外打工的钞票,留守儿童中的一部分人如脱缰的野马,在台球厅、录像厅、网吧、酒吧中寻找着自己变色的童年与少年时光。无知、自私、懒惰、无情等恶习也犹如细菌般侵蚀着他们稚嫩的心灵,偷偷在他们的心间埋下了罪恶的种子~
留守儿童屡屡出现的不幸和问题,使其慢慢走上犯罪的道路,究竟是谁的责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聊聊留守儿童...
留守少年辍学后犯罪的特点
1.犯罪主体特征:①多为男性。②年龄集中于15周岁至17周岁,多数是初中一年级、二年级辍学③户籍地多为外地乡村。④多数有抽烟、沉迷网络、夜不归宿与社会不良青少年交往的不良习惯。⑤有80%以上曾是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⑥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
2.犯罪行为特征:①作案时间集中于夜间,地点多位于网吧、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②结伙作案现象突出。③暴力犯罪案件占多数,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抢劫、寻衅滋事等,作案时多有持水管、刀具等器械。④大多具有冲动性。做事不顾后果,其行为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冲动性。犯罪诱因常是因“一时冲动”、“哥们儿义气”和“好奇心”。
3.行为对象特征。留守少年辍学后犯罪的对象多为青年男性,其中聚众斗殴、故意伤害案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辍学未成年人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有个别辍学未成年人专门针对在校生实施犯罪。
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家庭功能失调、学校教育功利化、社会不良风气是四大主因!
01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留守辍学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生理、心理上看,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各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盲目性,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社会经验少,心理上经常处于矛盾状态,多数辍学未成年人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带有片面性、表面性,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工作上的难题,自我控制力差,往往只相信自己、“兄弟”,听不进家长和亲人长辈的话,容易受身边不良朋友的影响而沾染酗酒、夜不归宿、沉迷网络、吸毒等恶习。
02家庭功能失调
家庭功能失调是留守少年之所以辍学以及走上犯罪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案例显示走上犯罪道路的留守少年部分存在长期没有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这些未成年人从小与父母分离,缺少家庭的教育与呵护,导致家庭对这些未成年人的教育、管教功能基本丧失或失调。
另一方面,部分家长针对未成年人成绩不好等问题是选择采用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应对,或者是不管不问,有的父母甚至没有以身作则,对子女不关心、放任自流,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未成年人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未成年人过早辍学,也容易让未成年人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与不正确的生活态度,从而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03学校教育功利化
功利化”的学校教育也是留守辍学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学校教育片面追求“高分”,对成绩好的学生倍加呵护,对成绩差或者心理有障碍、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不管不问,甚至有歧视现象,导致差分生、低能生从厌学到辍学、从流入社会到走上犯罪。此外,个别学校长期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未成年人自律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
04社会不良风气
近年来,不良社会因素不断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特别是色情、暴力等文化“毒药” 很容易让留守辍学未成年人产生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引导,身边的同伴的言行往往直接影响留守少年的判断,个别未成年人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辍学,过早进入社会。
如 何 预 防?
预防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范式
家庭教育是第一防线!
对父母而言:留守少年的犯罪问题与其说是未成年人的问题倒不如说是父母缺位或错位的问题。对于外出谋生打工的父母应当尽量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安置:一是可以尽量将未成年子女携带在身边共同生活;二是一方留在家中照料子女;三是暂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当将子女委托给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同时,要与留守的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态。
另一方面,对于孩子学习成绩差、行为有偏差等问题,家长应当积极、主动采用沟通、交流的方式与孩子共同探讨、分析原因,并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向育儿专家、心理矫正专家等专业人士咨询、了解解决方案,切不要采取权威独断的棍棒式教育或放纵溺爱的豢养式教育。
对学校而言:学校应当树立有教无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认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以及自我保护教育,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的心理偏差和不良行为。学校要对留守少年的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积极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帮助监护人及时掌握留守未成年人的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制定、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制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交流。